工商時報【王靜文】今年以來,大陸就業形勢總體穩定。中國人社部資料顯示,今年1至10月大陸新增就業累計達到1,200萬人,比去年同期增加9萬人,已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目標。10月份,大陸城鎮調查失業率與去年同期持平,較7月有所改善。第三季底人力資源市場的求人倍率為1.25,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準。不過,在個別地區和行業也存在一定的就業壓力。自7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「六穩」目標,並把「穩就業」放在首位以來,中國國務院、相關部委和地方已相繼推出一連串措施。譬如,中國教育部近日下發「關於做好2019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」,中國人社部等印發「關於推進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的指導意見」,推動公共就業服務城鄉常住人口全覆蓋。中國國務院常務會確定進一步促進就業的針對性措施之後,近日又推出「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」。「意見」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,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,確保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就業目標任務完成和就業局勢持續穩定。其重點舉措,一是支援企業穩定發展,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,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%。二是鼓勵支持就業創業,實施3年百萬青年見習計畫,將就業見習補貼範圍擴展至16至24歲失業青年。三是積極實施培訓。四是及時推展失業人員扶助。這些措施對於降低企業成本、穩定社會預期、緩解就業壓力都能產生及時效果,有助於構築經濟下行期的防護網,進一步促進社會穩定。從大陸經濟的結構性特徵來看,如果要從根本上緩解就業壓力,還應把促改革和穩就業有機結合起來。一是切實激發民企活力。民營企業創造了超過90%的新增就業,民企穩則就業穩。自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之後,從中央到地方已經推出諸多紓困措施,這些有助於解決民企融資困境,降低企業運營壓力。但如果要真正改善民企預期,激發民企活力,還應貫徹競爭中性原則,為民企營造公平競爭環境,進而擴大投資,創造更多就業。二是加快發展第三產業。第三產業對就業的吸納能力要遠遠大於一、二產業。目前大陸的服務業仍有巨大發展空間,無論生產性服務業還是生活性服務業,都應進一步打破隱性壁壘,放寬市場准入,注重以人為本,透過發展服務業提供更多就業機會。三是注重職業技能培訓。近些年來,大陸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問題愈發凸顯,低技能要求、體力勞動為主的職位勞動力供過於求,高技能要求、創造性勞動為主的職位勞動力供不應求。這與大陸的教育理念和專業設置等方面不盡合理有關,未來應注重引導教育理念和社會文化的逐步轉變,樹立多元化的培養目標,加強職業技能培訓。需要強調的是,隨著大陸經濟結構的演化,失業率對經濟下行的敏感度正在不斷下降,一方面經濟增速下行主要來自於潛在增速下行,產出缺口有限,另一方面隨著人口結構老化,每年進入勞動力隊伍的人口在逐步減少。因此,穩就業與穩增長之間的關聯已不如當年那麼密切,這就意謂著大陸政策上「大水漫灌」的必要性下降,更應推進的應該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(本文摘自經濟參考報)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 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tfjube1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